新蓝学稻盛(二):用“六项精进”过好这一生发表时间:2023-09-04 16:23 六项精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谦虚,不要骄傲 要每天反省 活着,就要感谢 积善行,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因何“六项精进”? 曾经有人评价稻盛和夫既是企业家,又是哲学家,能够同时将两种身份融合在一起的人,古往今来凤毛麟角。 “六项精进”是稻盛哲学灯塔上的一颗明珠,很多人视其为人生行动的指导思想,因而熟读背诵,了然于胸。 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,因为“六项精进”将人生成功的路径进行了明确,六句话代表着六个精进的方向和目标。 然而这六句话看起来并不高深,每一句的意思都在纸面上,这也正是“六项精进”的魅力,不故作高深,让每个人都能看明白,差别就在于,能不能真正做到! 建议初次接触“六项精进”的新蓝同事,将其反复诵读,静悟体察,在工作和生活中“知行合一”,一定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有利的推动。 何以“六项精进”? ●治“内卷”良药: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是苦一阵子,甜一辈子。想起华大基因尹烨说过的一句话,意思大概是很多人宁愿受一辈子的苦,也不愿意付出几年的辛苦,避免受一辈子的苦。 在《六项精进》这本书中,稻盛和夫先生指出:如果要让人生幸福美满,那么每一天都认真干活是先决条件。 “内卷”是每个职场人和企业都在经历的事情,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放缓的形势下,破处“内卷”的方式就是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。 不努力,经销商就成别人的,市场份额就会被蚕食,比竞争对手多努力一点点,就有机会压制他们。 ●自己进步别人喜欢:要谦虚,不要骄傲 稻盛和夫先生讲自己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句话叫做“惟谦受福”,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福气。 如果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,就变得不思进取,将是莫大的悲哀。 谦虚也是重要的人格要素,我们经常讲一个人品格高尚,这其中就有一点,这个人很谦虚,不浮夸。 我们在与客户、同事进行沟通时,适当谦虚的态度能够收获更多的好感,毕竟建立信任是一切的前提。 ●成长的不二法门:要每天反省 稻盛和夫先生把人的内心当做庭院,反省就是拔除庭院的杂草。 反省有两个层面,一是总结好的,成为今后行动的成功参照;二是否定自我,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。 第二个方面是比较难的,否定自己需要强大的内心,也需要强烈的上进心。 在工作中反省不足,及时改进,不自我欺骗,总是得过且过,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,逃避一时会被反噬一世,浪费自身的资源禀赋。 ●没有理所当然:活着,就要感谢 “不要牢骚满腹,对现状要无条件地表示感谢,在此之上,再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。” 感谢不仅是让人欣赏的礼貌,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。 感谢能让我们获得幸福感,不要被网络上贩卖焦虑的营销号影响,感谢我们拥有的一切。 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工作机会,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,让我们能够获得一份保障。 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,没有应该与不应该,别人的每一份付出,都是自己多得的幸运,他们就是自己的“贵人”。 ●格局打开:积善行,思利他 新蓝环保所从事的环保事业,本身就是“积善行,思利他”,我们生产车用尿素液,净化有害尾气,为全人类留住蓝天白云和健康。 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的担当和使命。 为人处世,也要“积善行,思利他”。 “积善之家有余庆”,把自己的格局打开,用宽广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,处理当下的“鸡毛蒜皮”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 ●那都不算事: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观点:担心、烦恼、失败等,是人生的常事。但是,覆水难收,总为曾经的失败而悔恨,毫无意义。 对一切抱有正面的态度,不要想太多,就事论事,即使是不好的事情,也不要过度解读,影响自己后续的生活。 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,我们应积极想办法,而不是望而生畏,更不要因此打击自己的进取心,事在人为。 稻盛和夫先生在《六项精进》这本书的总序中说,扪心自问:“作为人,何谓正确?”答案是坚持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。 践行“六项精进”,就是把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! |